从南京汤山苏菜邀请赛看中国食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
美食赛事与产业规划相结合,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食文化汤山论坛暨苏菜邀请赛在南京汤山举行,王洪彬副会长谈美食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

2025年9月23日,中国食文化汤山-首发保传杯美食系列之苏菜邀请赛在南京江宁区汤山金乌阁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与江苏省烹饪协会共同主办,旨在通过美食竞赛弘扬苏菜文化,同时推动农商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专职副会长王洪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赛事是载体,真正目标是通过饮食文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此次苏菜邀请赛不仅展示了江苏烹饪技艺的精湛,更勾勒出汤山地区以食文化为纽带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强强联手:主办方共推苏菜文化传承
江苏省烹饪协会历史悠久,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的江苏省烹饪学会,于1987年正式获批成为省级协会。该协会汇聚了江苏省内餐饮行业的各方力量,涵盖商业、旅游、供销、教育等多个系统。
作为行业内的权威组织,江苏省烹饪协会长期致力于“挖掘、继承和弘扬烹饪饮食文化遗产,努力振兴江苏菜”。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是经文化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的全国性食文化学术研究组织,在国家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于1993年10月25日。三十年来,该会一直致力于系统深入研究中国食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两会合作主办本次苏菜邀请赛,体现了传统烹饪技艺与饮食文化研究的有机结合。王洪彬副会长在采访中强调,这种合作能够有效促进饮食文化传承与创新。

初衷与目的:以赛事弘扬饮食文化
谈及办赛的初衷,王洪彬副会长指出,赛事旨在弘扬中华餐饮文化和苏帮菜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苏帮菜作为江苏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次比赛吸引了江苏各地名厨参与,他们通过“翡翠八仙赛鲍鱼”、“古法酿炙白鱼”等精致菜肴,展示了苏菜注重“不时不食”的饮食哲学。
王洪彬副会长表示,通过技艺比拼的形式,可以“进一步促进苏州旅游饭店业餐饮交流、提升厨师团队专业素养,最终更好地将江南风韵与美食文化融入精巧厨艺里”。这与江苏省烹饪协会长期以来举办烹饪技能大赛的宗旨一脉相承。
赛事不仅关注烹饪技艺本身,更注重挖掘每道菜肴背后的文化内涵。王洪彬副会长强调,要“深入挖掘出地方美食文化的内涵,传播美食的魅力,提升地方文化品位”。

产业融合:美食+旅游+农业的协同发展
本次赛事是汤山地区推动“农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王洪彬副会长在接受采访时详细阐述了基于农商文旅产业融合的后续产业规划。
汤山地区近年来明确了“农文体旅、康养度假、智能制造”的产业定位。据汤山度假区管办旅游发展科科长杨永明介绍,当地将“按照‘周周有赛事’的要求,承办全年52场次体育运动赛事”,通过资源要素的融合叠加,“为汤山发展集聚人气、拉动消费”。
在农业与美食文化结合方面,江宁区已有了成功实践。2025年“苏韵乡情”休闲农业推广活动通过构建“农业+文旅+商贸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场景”,让“苏韵乡情”成为“江宁休闲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
王洪彬副会长表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将借鉴这些成功经验,通过美食赛事吸引人气,进而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消费和文化体验。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延长产业链,实现“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未来规划:打造可持续美食文化生态
对于汤山地区美食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王洪彬副会长提出了系统规划。他指出,要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品牌。
江苏省食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21年12月,旨在“携手全省高校、餐饮、烹饪等协会、商会及省内外的兄弟协会,和谐共生,融合发展”。这一理念也与本次苏菜邀请赛的长期目标相契合。
汤山地区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聚焦休闲类赛事,以年轻人为目标客群和消费主体,“让体旅赛事活动成为一种消费场景,把赛事活动带来的人气流量转化为文旅经济、投资消费的发展增量”。
王洪彬副会长还强调,未来将加强美食文化与健康生态的结合。他指出要“以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为目的,积极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迈向一个新高度”。

汤山园街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走好“抓实招商、抓强体旅”的现实路径。美食赛事作为引流手段,将与农业体验、温泉度假、体育赛事等业态形成协同效应。

随着“苏韵乡情”等品牌活动的持续开展,汤山正通过“多场景、多层次、广覆盖”的设计理念,构建完整的消费生态系统。
未来,汤山的目标是建设成为长三角运动休闲目的地和全国体旅融合样板区,而美食文化将成为这一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